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 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 痴如景升牛,莫保尻与领。 黠如东郭逡,束缚作毛颖。 乃知嵇叔夜,非坐虎文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灭境:佛教语,指事物的生死变化之境。
  • 景升:即刘表(142 年-208 年),字景升,东汉末年宗室、名士。
  • 尻(kāo):屁股。
  • 东郭逡(qūn):中国古代寓言中的良兔名。
  • 嵇叔夜:嵇康(224 年-263 年,一作 223 年-262 年),字叔夜。

翻译

醉的时候虽然快乐,却仍是处于有生死变化的境地。如何能得到这身躯,既不沉醉也不清醒。愚痴如同刘表的牛,难以保住它的屁股与脖颈。狡黠如同东郭逡,就像被束缚起来做成了毛笔头。才知道嵇叔夜,不是因为坐卧有虎纹皮而著名。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他提到醉时的快乐也是虚幻的生灭之境,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超脱之感。用景升牛和东郭逡来比喻不同的人性弱点和被束缚的状态,最后以嵇叔夜来说明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判断一个人。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富有禅意,语言简洁而深刻。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