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韩干:唐代画家,擅长画马。
- 丹青:丹即丹砂,青指青雘(huò),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也代指绘画。
翻译
杜甫的诗作如同没有形态的画,韩干的绘画如同不说话的诗。这样的画作和这样的诗真的都已经不在了,人世间那些劣马还在竞相奔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杜甫诗歌和韩干绘画的高度赞赏。他认为杜甫的诗有画面感,韩干的画有诗意,将诗与画相提并论,高度评价了二者的艺术价值。最后两句则有一种感慨和叹息,感叹如今已没有那样杰出的诗画作品,而世间平庸的事物却还在纷纷争逐。全诗简洁而富有韵味,体现了苏轼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 —— [ 宋 ] 苏轼
- 《 荆州十首 》 —— [ 宋 ] 苏轼
- 《 定风波 · 送元素 》 —— [ 宋 ] 苏轼
- 《 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字、王户曹同往相视,以地多乱石,不果。还,游圣女山,山有石室,如墓而无棺椁,或云宋司马桓魋墓。二子有诗次其韵二首 》 —— [ 宋 ] 苏轼
- 《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刘景文赠傅羲秀才 》 —— [ 宋 ] 苏轼
- 《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追录之以付过,二首 》 —— [ 宋 ] 苏轼
- 《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之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