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 送元素

· 苏轼
千古风流阮步兵。平生游宦爱东平。千里远来还不住。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 红粉尊前深懊恼。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拼音

所属合集

#定风波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张子野词》入「双调」。李德润词名《定风流》,张子野词名《定风波令》。此体始自五代欧阳炯,为通用之正体。此调六十二字,上阕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阕二平韵,错叶四仄韵。全调以七言句式为主,每句用韵,于平声韵中包孕三换仄韵,插入三个两字句,调势于流畅时忽然顿挫转折,因而韵律复杂,其中之两字句很难处理,用此调时应注意格律与词意之转折变化。《乐章集》演为慢词,一入「双调」,一入「林钟商」,并全用仄韵。 元素:杨绘,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元素,号无为子。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进士。通判荆南府,迁开封府推官,知眉州,徙兴元府,皆有治声。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与宰相曾鲁公忤,改兼侍读,元素以「谏官不得其言则去」,不拜。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免役法行,元素陈十害,忤王介甫,罢知亳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再为翰林学士。贬荆南节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宋哲宗即位,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于任,年六十二。有《群经索蕴》、《无为编》、《西垣集》等。事见《范太史集·卷三十九·天章阁待制杨公墓志铭》,《宋史·卷三百二十二·杨绘传》。 千古:元延祐本作「今古」。 阮步兵:傅子立注:「晋阮籍志气宏傲,任性不羁。及晋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屛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从事中郎。又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燕必与焉。」刘尚荣按:「事详《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龙榆生笺引《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屛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 深懊恼:元延祐本作「添懊恼」,原校:「一作『深』」。 休道:傅注本脱「休」字(空格阙文),据元延祐本补。又《二妙集》本、毛本作「知道」,义逊。 怎生:元延祐本作「如何」。 记取:吴讷钞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记得」。 花絮乱:吴讷钞本作「花繁乱」。 「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傅注本脱「须」字,据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补。又,元延祐本作「看泛,西湖总是断肠声」。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千古风流:形容人物风雅、不凡,流传千古。
  • 阮步兵:阮籍,字嗣宗,三国魏人,以饮酒放达著称,曾任步兵校尉,故称阮步兵。
  • 游宦:出外做官。
  • 东平:古地名,今山东东平县一带,苏轼曾在此任职。
  • :返回。
  • 空留风韵:指留下美好的品格和精神风貌。
  • 红粉尊前:美女陪伴饮酒的地方,形容宴席上的欢乐气氛。
  • 懊恼:心中烦闷,舍不得。
  • 花絮乱:形容春花凋零,飘落如雪,象征着离别和时光流逝。
  • 泛西湖:泛舟西湖,可能寓指与友人的别后相思。
  • 断肠声:形容极度悲伤的声音,这里可能指离别的哀歌。

翻译

千古以来,风流倜傥的阮籍如同步兵一般,他一生在外做官,特别喜欢东平这个地方。从千里之外赶来,却还是要离开,只留下清风明月般的品格在人们心中。在红粉佳人陪伴的酒宴上,他深深地感到遗憾,无法挽留这深厚的情谊。记得明年春天,当花朵纷飞、柳絮飘零时,你独自泛舟西湖,那将是令人心碎的离别之声。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为送别友人元素而作,词中以阮籍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东平的美好回忆。词中通过“空留风韵”描绘了友人的高雅人格,而“红粉尊前”的场景则转为离别时的伤感,以“花絮乱”象征着春天的离别,以及“泛西湖是断肠声”表达了对未来的思念与哀愁。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豪放洒脱的风格,又不乏细腻婉约之处,体现了苏轼词的艺术魅力。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