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 苏轼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 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商山翁:“商山四皓”的别称,秦末汉初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隐居于商山。
  • 荔支社:荔,通“荔”。
  • 鸡黍局:杀鸡煮黍以招待客人。黍,黍子,去皮后叫黄米。
  • 氛祲(fēn jìn):妖气。

翻译

靠着朱红色的藤杖闲坐,口中唱着《紫芝曲》。没有遇到商山四皓那样的老翁,却见到了这样的山野老人足以让人满足。愿意加入荔枝社,长久地举行杀鸡煮黍以招待客人的聚会。教导我要与尘世间同光,月光本来就比不上烛光。寒霜和狂风驱散了妖气,开阔明朗好似早晨的旭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景象和心境。诗人倚杖而坐,吟唱古曲,表达了他的悠然自得。以商山翁作比,展现了对一种高洁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对与友人相聚、享受简单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尘世的一种洞察,认为月光不如烛光那样实在,同时寒霜狂风后如旭日般的景象,又给人一种清朗、光明的感觉。整体氛围闲适宁静,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