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诸子欲再质卞氏宅
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
卞氏昔冠冕,子孙今萧然。
愿以栋宇馀,救此朝夕悬。
顾我亦何有,较子差尚贤。
倾囊不复惜,扫地幸见捐。
南邻隔短墙,两孙存故廛。
松竹手自种,风霜岁逾坚。
幽花乱蜂蝶,古木嘶蜩蝉。
垂阴可数亩,成功几百年。
人心苦无厌,隐居恨未圆。
得之苟有命,老矣聊息肩。
畚土填隙穴,结茅苴漏穿。
粗尔容偃息,岂复求华鲜。
西归信已乎,永杂孙陈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冕:指仕宦之家,达官贵人。这里的“冕”读作“miǎn”。
- 廛(chá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
- 蜩蝉:即蝉,昆虫。这里的“蜩”读作“tiáo”。
- 苴(jū):浮草;枯草。
翻译
我的头发已经半白,四海之内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屋。 卞氏过去是达官显贵之家,子孙如今却冷落萧条。 希望能用他家所剩的房屋,来解救我当下居无定所的困境。 想想我自己又有什么呢,相较之下,你们还算好一些。 我毫不吝惜地倾尽所有,只庆幸能把这破旧的房屋修整一番。 南边的邻居隔着一堵矮墙,两个孙子还住在原来的旧屋中。 亲手种下的松竹,经过岁月的风霜,愈发坚固。 幽静的花朵引来了纷乱的蜂蝶,古老的树木上有蝉在嘶鸣。 树木垂下的树荫有好几亩地,它们成功地生长了几百年。 人心总是难以满足,我隐居的心愿还未能圆满。 如果得到这房屋是命中注定,那么年老之时也能得以安息。 用畚箕运土填埋空隙和洞穴,用茅草来修补漏雨的地方。 粗略地能够让自己休息安身,哪里还会再追求华丽鲜艳呢。 若能回到西方(此处可能指家乡)那该多好啊,永远和子子孙孙编写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和对居所的渴望。诗中先描述了自己的现状,头发半白却无安身之所,对比卞氏家族的往昔辉煌与今日的衰落。然后表达了对卞氏宅的期望,希望能借此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接着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松竹、幽花、古木,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人心的不知足和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描述了对房屋的修整和自己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