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汝南
我昔还自南,从此适旧许。
再岁常杜门,壁观无与语。
何人自惊顾,未听即安处。
亟逃颍州籍,来贯汝南户。
妻孥不及将,童仆具樽俎。
身如孤栖鹊,夜起三绕树。
故人乐安生,风节似其父。
忻然暂一笑,舍我西南去。
去已还闭门,时作野田步。
萧条古僧舍,遗像得颜鲁。
精神凛如生,今昔吾与女。
已同羁穷厄,但脱生死怖。
幸世方和平,有土非寇虏。
春寒烧黄茅,昼饭煮青茹。
何必潩上田,幸此足粳稌。
归心念狂简,裁制时已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汝南:古郡名。
- 杜门:闭门。
- 壁观:佛教语,指面对墙壁静思禅定。
- 妻孥(nú):妻子和子女。
-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
- 潩(yì):河名。
- 粳(jīng)稌(tú):粳稻和糯稻。
翻译
我从前从南方回来,从此就到了旧许这个地方。两年里常常闭门不出,面对墙壁静思无人交谈。是什么人自己感到惊讶回顾,没听到就安心住下。急忙逃离颍州籍贯,来加入汝南户籍。妻子和子女来不及带来,童仆却准备好了酒器和祭器。自己像一只孤独栖息的鹊鸟,夜里起来三次绕着树。故友乐安生性如此,风度节操像他的父亲。欣喜地暂时一笑,舍弃我向西南而去。离开后又关上了门,时常在野田里散步。萧条的古代僧舍,有颜真卿的遗像。精神威严好像还活着,现在和过去我看待您。已经一同处于困厄之中,只是摆脱了生死的恐惧。庆幸世上正处于和平时期,拥有土地而没有敌寇。春天寒冷烧着黄茅,白天煮着青茹当饭。何必是潩河上的田地,庆幸这里有足够的粳稻和糯稻。归心思念狂放简略,裁剪制作时已经晚了。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苏辙迁居汝南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中表达了他初到汝南时的孤独与寂寞,如闭门壁观、仿若孤鹊绕树,同时也展现了与故友的情谊以及对一些人和事的感慨。他通过对自身处境、周围环境包括古僧舍、颜鲁遗像等的描述,透露出一种在困境中寻求安宁与解脱的心境,也庆幸此时所处环境的和平以及生活的自足。全诗情感深沉而复杂,语言平实而细腻,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