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 苏轼
世事非吾事,驾言归路寻。 向时迷有命,今日悟无心。 庭内菊归酒,窗前风入琴。 寓形知已老,犹未倦登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世事:世间俗务或人事。
  • 吾事:指个人所关注或应承担的事物。
  • 驾言:驾车出行,此处借指回归或启程。
  • :寻找,此处指回归的路。
  • 向时:从前,过去的时候。
  • 迷有命:迷失于命运的安排。
  • 今日悟无心:今日明白一切无需刻意追求。
  • 庭内菊:庭院中的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和隐逸。
  • 归酒:秋菊盛开时采酿的酒,寓意归隐之乐。
  • 窗前风:透过窗户吹进来的风,象征自然的和谐。
  • 入琴:触动琴弦,可能暗示心境的宁静。
  • 寓形:寄寓身体,即活在世上。
  • 已老:指年岁渐长,身心有所感悟。
  • 倦登临:厌倦了频繁的游览或感叹时光流逝。

翻译

世间纷繁之事不是我的追求,我决定回归那条熟悉的路途。 往昔迷失于命运的安排,如今领悟到一切顺其自然最好。 院中的菊花陪我品酒,窗前清风轻拂我的琴弦。 虽然知道自己已经老去,但并未感到厌倦,仍喜欢登高望远。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与抉择,他意识到世俗的纷扰并非他内心所求,于是选择回归自然,享受庭园生活,以菊花酒自娱,让风声入琴,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淡然。诗人认识到岁月的流逝,但并不因年老而消极,反而更加珍惜每一次登临,享受生活的每一刻。这既是对过去生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