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荔支二首(其一)

· 苏轼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荔支: 指荔枝,一种热带水果,色鲜味美。
  • 丞相祠堂: 可能指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曾为蜀汉丞相。
  • 大树旁: 可能指的是大树下的凉荫处,古人常在树下休息。
  • 炎云骈火实: 炎热的天空中荔枝果实像火一样红艳。
  • 瑞露: 神仙或吉祥的露水,这里形容荔枝甘甜如露。
  • 酌天浆: 喝天赐的琼浆,比喻荔枝甘甜如同天上的仙液。
  • 烂紫垂先熟: 果实成熟时呈现出深紫色,挂在枝头垂落。
  • 高红挂远扬: 高枝上的荔枝颜色鲜艳,随风飘扬。
  • 铃下: 古代官署前悬挂铜铃,此处指官署或官员。
  • 黑衣郎: 可能指穿着黑色官服的官员。

翻译

在丞相祠堂的阴影下,大树庇荫的地方, 炎炎夏日,荔枝熟透了,像火焰般耀眼, 甘甜的露珠仿佛是天降的仙浆。 熟透的荔枝,紫得灿烂,挂在枝头低垂, 高高的枝梢上,红艳的果实随风摇曳。 这美味的荔枝,不仅分给官员们品尝, 就连那些身着黑衣的官员,也能享受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丞相祠堂附近的荔枝丰收景象。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观察,展现了荔枝的色泽之美和诱人之味。"炎云骈火实"形象地刻画出荔枝的鲜艳与热烈,"瑞露酌天浆"则赋予荔枝以神秘的仙气。通过"烂紫垂先熟"和"高红挂远扬",诗人描绘了荔枝从地面到高空的不同生长状态,层次分明。最后,诗人以"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表达出分享的喜悦,显示了诗人对社会各阶层都应共享美好事物的期盼。整首诗意境优美,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富含人文关怀。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