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
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狂似次公应未怪,醉推东阁不须招。
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终当继八萧。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刘贡父:北宋史学家刘攽(bān) ,字贡父 。
- 韩康公:韩绛,字子华,封康国公。
- 持国:范镇,字景仁, 谥号忠文,与苏轼等人交往密切。
- 梦觉真同鹿覆蕉:化用“蕉鹿梦”的典故。《列子·周穆王》中说有人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濠沟里,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却忘了藏的地方 , 以为是一场梦。这里指梦幻与现实难以分清。
- 相君脱屣(xǐ)自参寥:“相君”指韩康公。“脱屣”,比喻看得很轻,像脱掉鞋子一样,不在意。“参寥”是道号,这里寓意超脱尘世。意思是韩康公能够超脱尘世,有着参透人生的境界。
- 室迩(ěr)何妨人自遥:“迩”,近 。意思是距离近但人的心好像很遥远。
- 狂似次公应未怪:“次公”指汉代盖宽饶,字次公,性格狂直。这里苏轼以次公自比,说自己狂放也不会被责怪。
- 醉推东阁不须招:“东阁”原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这里说自己喝醉了就不再需要别人招呼。
- 援毫欲作衣冠表:“援毫”,拿起笔;“衣冠表”,表率 ,楷模。意思是拿起笔想为士大夫阶层做出表率。
- 盛事终当继八萧:“八萧”可能是指萧氏家族历史上有特别事迹的八人 。这里说韩康公这样的盛事最终能像萧家那样流传下去。
翻译
梦醒之后真像是经历了“蕉鹿梦”一般,分不清梦幻与现实。韩康公能像脱掉鞋子一样超脱尘世,参透人生。为什么有的人容颜本该红润却早早白发苍苍,即便空间距离很近,人的内心却仿佛很遥远。我如次公一样狂放想来应该不会被责怪,喝醉了也无需在东阁被人招呼。拿起笔我想要为士大夫们写出楷模篇章,如此盛事最终会像萧家那般世代流传。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和刘贡父以及韩康公,思念范镇所作。开头“梦觉真同鹿覆蕉”运用典故,让人陷入一种如梦似幻的迷茫意境之中,暗示人生的飘忽不定。“相君脱屣自参寥”又表达出对韩康公超脱尘世情怀的赞赏。中间“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两句细腻地刻画了人生的无奈和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的复杂情感。“狂似次公应未怪,醉推东阁不须招”则展现出苏轼自身狂放不羁的个性,同时也透露出他与友人之间不拘小节的深厚情谊。最后“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终当继八萧”,表达出苏轼对韩康公这样贤能人士的推崇,认为其事迹应当成为士人的表率,并能如历史上的萧家般流芳百世,展现出苏轼对德才兼备者的美好期许。整首诗用典自然,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既有着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又饱含着对友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