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 苏轼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尺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徐来惊睡馀,遂超羲皇傲几蘧。 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 钱王:指吴越国开国国王钱镠(liú)。钱镠在杭州广建宫殿等建筑,十分豪华壮观。
  • 折简呼:折简,写信。意思是不需要写信征召,财富自然源源不断。
  • 宦游:指外出做官。
  • 孥(nú):子女。
  • 宫阙:宫殿。
  • 郁纡(yù yū):忧愁。
  • 飞来孤:指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
  • 乔松:高大的松树。
  • 苍髯须:形容松树枝干像老人的胡须,苍劲有力。
  • 朝晡(bū):朝,早晨;晡,申时,即傍晚。朝晡指从早到晚。
  • 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这里指方丈睡觉的地方。
  • 羲皇:伏羲氏。据说羲皇之世,人们生活安闲自在。
  • 几蘧(qú):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的贤大夫。
  • 毕逋(bī bū):乌鸦。

翻译

你难道没看到,钱塘湖边,当年钱王的宏伟壮观如今已然消失不见。曾经屋中堆积着黄金,用斗来量珠宝,财富用尽却无需费力去召集。四方为官的人离散了家人,那宫殿只留给闲人们玩耍消遣。兴盛衰亡、悲伤欢乐都只是片刻之间,又何必过多忧心让自己心情郁闷。

山水之间处处都可以建屋居住,我最喜爱灵隐寺前那独自飞来的山峰。百尺高的松树像长着苍劲胡须的老者,在高处嘲笑下面纷扰杂乱的柳树和蒲草。高大的殿堂里上千人一同用餐,撞钟击鼓从早到晚喧闹不停。方丈在喷着香气的房间躺在毛毯上安睡,远远胜过缝着海图图案的粗布棉被。轻风吹来把睡醒的人惊扰,这境界超越了羲皇,连几蘧都值得傲视。回去的时候,归巢的乌鸦正翩翩飞翔,那孤烟落日的景色太美无法描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钱塘旧景、灵隐寺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世事的兴衰变化,表达了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开篇以钱王的繁华不再,叹世事无常,劝人莫要过度忧心。接着描写灵隐寺周边景色,对比松的高洁和柳蒲的纷扰,写出了苏轼内心的追求。对灵隐寺用餐热闹场景及方丈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清风”几句则传递出苏轼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境。最后的景色描写,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在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象中,蕴含深刻的人生感悟,尽显苏轼诗风的豁达豪迈与清新自然。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