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攽倅海陵

· 苏轼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 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 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秋风昨夜入庭树,蒪丝未老君先去。 君先去,几时回? 刘郎应白髮,桃花开不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uì):州郡长官的副职。
  • 阮嗣宗:即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 臧否(zāng pǐ):褒贬、评定、评价。
  • (pò)丝:蒪菜的嫩叶。
  • 蓬莱宫:传说中的海上仙宫。

翻译

你没看见阮嗣宗啊,对人的评价从不挂在嘴边。不要夸赞舌头在牙齿牢固时能说,这里面只可以饮醇厚的美酒。读书不用太多,作诗也不须精巧。在海边没什么事就天天醉酒,梦魂也到不了蓬莱宫。秋风昨夜吹入了庭院的树木,蒪菜的嫩叶还未长老你就先离开了。你先离开,什么时候回来呢?刘郎应该已经白发了,桃花还开不开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友人刘攽去海陵为官时所作。诗中以阮籍作比,表达了对友人不随意评议他人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强调读书和作诗不必刻意追求多和精,体现出随性之态。海边无事日日醉描述了一种悠闲放松的状态。后面通过秋风、蒪丝以及对友人的询问和设想,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和关心。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将送别之情与对友人的期望和关怀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