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 其一

· 苏轼
吴王池馆遍重城,闲草幽花不记名。 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桧待升平。
拼音

注释

双桧(guì):即桧树,桧、指桧柏、圆柏,深根性植物。本意为这两棵桧树是古树、古桧,枝干呈“卧龙状”,蟠曲伸张,主根一直向下深入,一幅昂扬之态。

这是《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组诗的第一首,写于苏轼四十四岁时,组诗的第二首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两句,却被沈括指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如此!”指控他“大逆不道”,一埸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而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御史台的死囚牢里被关押了四个月零十二天,司马光、苏辙等三十人也受到株连,苏轼的文章诗词被大量毁掉,“比事定,重复寻理,十亡其七八矣!”凡是文字狱横行之日,即是文化惨遭浩劫之时,这是万古不废的历史教训。乌台诗案已经过了九百馀年,如今看来,这首诗依然是一首好诗。它希望人们:在明处要正直,在暗处也要正直。这是人的有价值的精神和品格。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