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种杉竹

· 苏轼
吏散庭空雀噪檐,闭门独宿夜厌厌。 似闻梨枣同时种,应与杉篁刻日添。 糟曲有神熏不醉,雪霜誇健巧相沾。 先生坐待清阴满,空使人人叹滞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节奏来和诗,这里是和苏辙(子由)的诗。
  • 吏散:官吏散去,指白天公务结束。
  • 厌厌:形容心情沉重或疲倦。
  • 梨枣:泛指秋季结实的果树。
  • 刻日:按照规定的时间,这里有定期的意思。
  • 糟曲:酒糟制成的饮料,此处代指美酒。
  • 誇健:夸赞身体强健。
  • 滞淹:停滞不前,这里指等待的时间长。

翻译

白天官吏散去,庭院空荡,只有麻雀在屋檐下吵闹,我独自关门静睡,夜晚显得漫长而无聊。仿佛听见你同时种下了梨树和枣树,它们将和我种植的杉竹一起按日增添绿意。即使美酒醉人,也无法消解我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雪霜的严酷也似乎在考验我的健康。我期待着清荫满院的那一天,只是徒然让别人感叹时光的漫长。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回应弟弟苏辙的诗作,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深沉感慨。他以官署夜晚的寂静反衬出自己的孤独,又通过种植杉竹和梨枣,寓言人生的成长与期待。酒与雪霜的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对岁月匆匆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先生坐待清阴满”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却又自嘲“空使人人叹滞淹”,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带点自嘲的人生哲理。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