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八首,并叙

·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毛空:亦可作“茅空”,即毛竹笋。
  • 春泽:春天的雨水。
  • 针水:指针尖般的水滴。
  • 畦(qí):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 陇(lǒng):田埂。
  • 蚱蜢(zhà měng):昆虫,别名蚂蚱等。
  •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 甑(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
  • 筐筥(jǔ):筐与筥的并称,方形为筐,圆形为筥,这里指盛装谷物的容器。
  • 红腐:指陈米。

翻译

在清明之前种植水稻,快乐的事情我能一一数来。毛竹笋在暗暗享受着春天的雨水,能听到针一样的水滴传来美好的声音。到初夏时分秧,渐渐欢喜稻叶在风中举起。在明月下看着露水凝结其上,一一如同垂着串串珍珠。秋天到来霜打的稻穗沉甸甸的,相互颠倒支撑着。只听到田埂和田间,蚱蜢的声音如同风雨声一般。新收获的稻谷马上就进入甑中,如玉般的米粒照亮了筐和筥。我长久食用官仓的粮食,那些陈米就如同泥土一般。应当知道这种新米的味道,我的口腹已经盼望着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稻种植、生长和收获的过程,充满了对农事的细致观察和对劳动成果的期待。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如“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形象地展现了稻子在不同阶段的情景,富有画面感。也有对收获喜悦的表达,如“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同时,通过与自己长久食官仓陈米的对比,突出对新鲜稻米的渴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真实地反映了苏轼对农事生活的关注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