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陀行

· 苏轼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藟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坻,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于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坡陀(tuó):山坡。陀,山冈。
  • 下属(zhǔ)江:向下连接着江水。属,连接。
  • 茀律(fú lǜ):藤葛一类植物。
  • 惊葛藟(lěi):令人惊心的藤葛。葛藟,一种藤本植物。
  • 水中坻(chí):水中的小洲。
  • 颀(qí)然:高大的样子。
  • 黄冠而羽衣:头戴黄色帽子,身着羽衣,这是仙人打扮。
  • 浣颐(yí):洗涤脸颊。颐,脸颊。
  • 盘石箕坐:在大石上像簸箕一样张开双腿坐着。
  • 偓佺(wò quán):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瑶之圃:美玉园圃,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河汉无极:像银河一样广阔无边,形容言论令人震惊。
  • 蹇(jiǎn):句首语气词。昭氏之不鼓琴:昭氏不弹琴。《庄子·齐物论》中提到昭文善于弹琴,这里意思是不说话如同昭氏不弹琴。
  • 憺(dàn):安然。
  • 仇池:山名,在今甘肃成县西。苏轼在诗文中常将仇池视为仙境或向往的归隐之地 。
  • 葛天:“葛天氏”,传说中的远古帝号。据说在葛天氏时代,人民生活安乐。
  • 憺将:安然与……长久相伴。
  • 诘曲:曲折,形容人生道路或内心想法曲折复杂。
  • 峨峨洋洋:原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也用来表示欢乐的样子。这里借俞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的典故来表达情感。
  • :回声。

翻译

山坡倾斜向下连接着江水,山势陡峭崖壁好像被波浪冲击得快要坍塌的墙。松树旁百尺高的地方长满了藤葛植物,扯动这些藤葛令人心生惊惶。向上望不见太阳,不过下面却有可供依靠之处,我拄着拐杖,我的书童带着我的书籍跟在身旁。

我微微眺望水中的小洲,有一位身材高大的人,头戴黄冠身着羽衣。他在大石上安然地洗着脸,袒露着腹部,叉开双腿坐着,这山就像有脚一样稳稳当当,四周寂静无人,几乎可以让人忘却饥饿。

仙人偓佺说自己住在美玉园圃,一天一夜里能在那里与外界飞来往返无数次。倘若让他开口说话,那言论恐怕像浩瀚银河无边无际,定会让我内心震惊不已。可他默默不语,就如同昭氏不弹琴一样。

他安然地与山河日月长久相伴,好像真有这样的人啊,梦中我把仇池当作我的归处。这可不是渺小的地方啊,唉,为何会如此喜欢这里而不愿离去呢?以前我游历在葛天氏的美好时代(幻想中),我虽不是陶渊明那般的人却也与他有一样的心境。想要顺应那渺茫难测的人生愿望却没有实现,仆人悲叹,我的马儿也似乎有所怀恋。姑且在这里自由自在逍遥一会吧,在长有兰草的水边晾干我的头发。

我纵论世上千年才出一个的人才,却如同与我同时代之人般稀少。我正欢乐逍遥自得,就如同将小船系在水中,鱼儿潜入水底,鸟儿高飞而去我都不在意。又何必每次心意有所念就能得到回应,要是回应我如同回声一样,这儿要是有像钟子期那样的人该多好啊。

赏析

《山坡陀行》是苏轼一首充满奇幻想象与深沉感慨的诗作。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山坡连接江水,崖壁似颓,松茀葛藟,营造出神秘幽僻的氛围,为后文仙人的出现做铺垫。仙人偓佺的登场增添了奇幻色彩,他居住在瑶圃,日行万里,引发诗人对其言语和生活境界的幻想,仙人的沉默不语又让诗人心生感慨,仿佛是对世俗难以言说的表达。

诗中多次引用典故,如“葛天氏”“陶氏”“俞伯牙与钟子期”等,表达了诗人对远古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知音难觅的叹惋以及淡泊洒脱的心境。诗人将自身的人生境遇与情感寄托于奇幻想象和自然山水之间,体现其在复杂人生中追求自由、安宁的心路历程。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的情感抒发,“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表达对某种境界的眷恋;也有通过景色和场景间接抒情,如“晞余发兮兰之渚”传递出悠然自得又夹杂着一丝落寞的情绪。

整首诗语言优美奇特,行文跌宕起伏,意境深远开阔,展现了苏轼丰富的内心世界、卓越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让读者在欣赏诗句美感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穿梭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复杂思绪。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