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城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往来三世空鍊形,竟坐误读《黄庭经》。
天门夜开飞爽灵,无复白日乘云軿。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馀馨。
因过缑山朝帝廷,夜闻笙箫弭节听。飘然而来谁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棂。
忽然而去不可执,寒衾虚幌风泠泠。仙宫洞房本不扃,梦中同蹑凤凰翎。
径度万里如奔霆,玉楼浮空耸亭亭。天书云篆谁所铭,绕楼飞步高冷竮。
仙风锵然韵流铃,蘧蘧形开如酒醒。芳卿寄谢空丁宁,一朝覆水不返瓶,罗巾别泪空荧荧。
春风花开秋叶零,世间罗绮纷膻腥。此身流浪随沧溟,偶然相值两浮萍。
愿君收视观三庭,勿与嘉谷生蝗螟。从渠一念三千龄,下作人间尹与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冥冥:形容繁盛、幽暗的样子。
- 石与丁:可能是两位仙人的名字,未有确切考证。
- 珠廉玉案:装饰华丽的帷帐和玉石桌案。
- 翡翠屏:绿色宝石镶嵌的屏风。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 鍊形:修炼形体,此处指修炼成仙。
- 《黄庭经》:道教经典,修炼内丹的重要书籍。
- 飞爽灵:指神仙的灵体。
- 軿:古代的一种车。
- 翠被:绿色的锦被,象征冷清的仙境。
- 缑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 笙箫弭节:音乐悠扬,节奏和谐。
- 凤凰翎:象征尊贵和吉祥。
- 扃:关闭。
- 蘧蘧:形容梦境清晰。
- 芳卿:可能是对女性的尊称。
- 罗巾别泪:丝质的手帕上沾满离别的泪水。
- 膻腥:比喻世俗的污浊。
- 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三庭:古代神话中的天庭、地庭和人庭。
- 尹与邢:古代官职名,此处用来比喻人间的权贵。
翻译
在繁华的芙蓉城中,花儿幽暗盛开,主人似乎是石与丁两位仙人。华美的帘幕和玉石桌案映衬着翡翠屏风,如同云霞舒展、轻风翻卷,众多仙女般美丽动人。 城中有位长眉如微云、眼神明亮的仙人,他修炼千年却误读了《黄庭经》,未能升天。夜晚,天门打开,神仙的灵体不再乘云车出行,世俗的牵绊难以消磨。那冷清的仙境里,翠被寂寞,只有余香飘荡。 我经过缑山,朝拜仙界,听到夜间的笙箫乐声,如同明月照进窗户。那仙人忽然出现又消失,如梦似幻,让人无法挽留。他像仙宫的主人,自由自在,我们只是梦中跟随他的凤凰羽翼。 瞬间穿越万里,仿佛疾雷,玉楼浮在空中,高耸挺立。天书云篆无人能解,我在楼边漫步,感受到仙风的清冷。仙乐如铃声响起,梦境渐醒,但芳卿的叮嘱已如覆水难收,离别之泪洒落在罗巾上。 春风吹过,花开又落,世间繁华背后尽是尘埃。我如同浮萍,随波逐流。希望你审视这三重天庭,不要让美好的事物遭受破坏。任由他人短视,只求你心怀慈悲,如同人间的公正官员。
赏析
这首诗以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座神秘的芙蓉城,石与丁两位仙人的生活与传说交织其中,展现了作者对仙凡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向往。通过主人公误读经典、天门夜开等元素,寓言了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与超脱的对比,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 —— [ 宋 ] 苏轼
-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 [ 宋 ] 苏轼
- 《 滕达道挽词二首 其二 》 —— [ 宋 ] 苏轼
-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 [ 宋 ] 苏轼
- 《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尔,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 》 —— [ 宋 ] 苏轼
- 《 送范德孺 》 —— [ 宋 ] 苏轼
- 《 定风波 》 —— [ 宋 ] 苏轼
- 《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