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菊轩

· 苏轼
一轩高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 佳本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 引泉北涧分清露,开径南山破白云。 此意欲为知者道,陶翁犹自未离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轩:一座轩室。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 黄花:指菊花。
  • 富拟:财富可比拟。
  • 万石君:汉代石奋,因其一家五人官至二千石,合计万石,故被称为万石君,这里用来形容菊花之盛犹如富贵人家。
  • 佳本:优良的品种。
  • 方外:世外,指人间之外的地方。
  • 异香:奇特的香气。
  • 引泉:引来泉水。
  • 北涧:北边的山涧。
  • 开径:开辟小路。
  • 南山:南边的山。
  • 此意:这里的心意,指对菊花以及此间生活情趣的感悟。
  • 陶翁:指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喜爱菊花。
  • **离群:离世隐居 。这里“未离群”意思是没有真正超脱尘世。

翻译

这座轩室高高地是为菊花而设置,菊花之多之盛犹如人间富贵无比的万石君。优良的菊花品种都是从世外之地寻来,那奇特的香气常常能在月夜中闻到。引来北涧的清泉分出清澈的露珠来浇灌,开辟南山的小路冲破山间的白云。这种独特的心意本想向知音之人诉说,可连陶渊明这样的爱菊之士都还没有真正远离尘世。

赏析

这首《万菊轩》描绘出一个充满诗意与情趣的菊之世界。首联点明轩室专为菊花而设,用“富拟人间万石君”形象地写出菊花数量之多,给人以繁华富贵之感。颔联“佳本尽从方外得”,强调菊花品种的珍稀非凡,仿佛来自尘世之外;“异香多在月中闻”将菊花置于清幽的月夜之下,增添了一份神秘而优雅的气息。颈联“引泉北涧分清露,开径南山破白云”极具画面感,诗人通过引来山泉水、开辟山路等举动,描绘出一种闲适惬意又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体现出对自然清幽生活的追求。尾联“此意欲为知者道,陶翁犹自未离群”则将情感深化,诗人把自己对菊花、对这种生活意境的独特感悟,想要诉说给志同道合之人,认为即便如陶渊明般爱菊,也未能完全超脱尘世,表达了自身更高层次的对超脱境界的向往。整首诗借菊抒情,借对万菊轩的描写,展现出诗人追求自然、超脱尘世但又有着更深沉人生思索的情怀。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