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送赵㞦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 苏轼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 言从谢康乐,先献鲁灵光。 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 到郡诗成集,寻溪水溅裳。 芒鞋随采药,茧纸记流觞。 海静蛟鼍出,山空草木长。 宦游无远近,民事要更尝。 愿子传家法,他年请尚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来和诗。
  • (jìn):朝见(君主)。
  • 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
  • 候吏:古代迎送宾客的官员。
  • 吴音:吴地的口音。
  • 谢康乐:即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 鲁灵光: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优秀的事物。

翻译

归船转过河流的弯曲处,渐渐能看到苍翠的楚山。迎接的官吏前来迎接客人,说话已带有家乡吴地的口音。说要追随谢灵运,先奉献类似鲁灵光般杰出的东西。已经行走了三千里路,何必要四十岁以上呢。风流有半刺史的韵味,清雅至极如校书郎。到郡后诗作将集成册,寻找溪水时水溅湿了衣裳。脚穿草鞋随着去采药,用茧纸记载流觞曲水的情景。大海平静时蛟龙鼍龙出现,山中空旷草木生长。不管为官游历路途远近,民众之事重要且要亲身经历。希望你传承家法,以后能够请上方准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赵㞦归觐钱塘并前往永嘉的情景和诗人对他的祝福与期望。诗中先描述了归途中的景色和迎接的场景,展现出地域特色。通过提及谢灵运等,表达对友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期待。还描写了在永嘉的一些活动如作诗、寻溪、采药等。诗中既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又融入了对友人人生和事业的关注与祝愿。整体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