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景仁游洛中

· 苏轼
小人真闇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鹓鸾。 杖屦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闇事:愚昧的事,“闇”同“暗”。
  • 驻世:长留人世。
  • 鹓鸾:yuān luán,比喻朝臣。

翻译

小人真是做愚昧的事,悠闲引退哪里是您的困难。道德高深我有什么毛病,言语深刻让听的人感到心寒。为国担忧虽然头发早早变白,长留人世还有长生之药。遇到有酒就快乐相逢,没有机心所遇就会心安。去年行走万里,在蜀道上走过千道盘旋之地。到年老身体更加健壮,登山的意愿还没有止尽。到西边游玩是为了樱桃竹笋,在东边道路上尽是朝臣。拄着拐杖带着孩子离去,园林亭台借给客人观赏。在斑竹寺折花,在石楼滩戏玩水。卖马时因马衰老而可怜它白色的毛,听到惊雷就怯懦地像韩愈一样发笑。用苔藓书写标记洞府,松树的树冠覆盖着天坛。试着与刘夫子一起,重新去追寻靖长官。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范景仁游洛中的作品。诗中既表达了对范景仁品德与才华的赞誉,如说他道德高深、言语深刻,又描述了其虽忧国却能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如虽早生白发仍有驻世之念。也展现了范景仁年老却身健、游历诸多地方的情景。诗中描写了其行程中的各种经历,如蜀路艰难、游玩赏景等,还通过一些具体行为和感受来展现人物的心态,如卖马、对惊雷的反应等。整体上,诗歌语言自然流畅,在对人物和经历的描述中传达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