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运使仲适座上送王敏仲北使

· 苏轼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惜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 太行:山名。
  • 玉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有的符节,以玉制成。

翻译

顶着狂风振荡着黄河以北地区,飞腾的雾气使太行山也迷失了。相逢时却互不认识,下得马来才发现对方胡须眉毛都已变黄。洗净眼睛忽然惊讶欢笑,看到这位持着玉节的使者。高兴有贤良的主人,一起惋惜这将尽的烛光。聚散就如同一场梦中,人向北去而雁向南飞翔。我的人生就如同寄居罢了,被送到老天的一个角落。幸好你遇到了英明的君主,陈述经义进入西厢。归期不可迟缓,希望你归来时我能在身旁。

赏析

这首诗情感复杂,有相逢的惊喜,有对离别的感慨,也有对朋友的祝福与期盼。诗中通过“冲风”“飞雾”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迷茫的氛围,映衬出相遇的不易。“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生动地描绘出久别重逢后彼此的变化。对烛光将尽的惋惜,实则是对相聚时光短暂的喟叹。“聚散一梦中”深刻地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如同梦境般虚幻的感悟。最后对朋友的前程表示祝福和对其归来的期盼,体现出深厚的情谊。整体意境苍茫而深沉,情感真挚动人。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