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芝,并引
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见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
旌阳、远游同一许,长史、玉斧皆门户。我家韦布三百年,祇有阴功不知数。
跪陈八簋加六瑚,化人视之真块苏。肉芝烹熟石芝老,笑唾熊掌嚬雕胡。
老蚕作茧何时脱,梦想至人空激烈。古来大药不可求,真契当如磁石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芝:石芝,为芝类的一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石珊瑚、钟乳石等。
- 旌阳:指许逊,字敬之,号旌阳。
- 远游:许逊曾任旌阳县令,后弃官东归,飞升成仙,道号“远游先生”。
- 长史:指吴猛,三国时东吴道士,曾为西安县令,据传也得道成仙。
- 玉斧:传说中的修道成仙之物。
- 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
- 瑚:古代盛黍稷的祭器。
- 块苏:指土块般的苏醒。
- 嚬(pín):通“颦”,皱眉。
- 雕胡:即菰米。
翻译
泥土中一个如同婴儿的新东西,爪子手指确实是肌肤骨骼均匀。看见它吓跑了谁敢去吃,上天赐予我可轮不到宾客。旌阳、远游是同样的许可,长史、玉斧都属于门道途径。我家虽是平民已三百年,只有暗中积下的功德数不清。跪着摆上八簋加上六瑚,变化成人看它真如土块苏醒。肉芝烹熟了石芝却老了,笑着唾弃熊掌皱着眉对雕胡。老蚕什么时候才能脱茧,梦想成为至人只是空有激烈。自古以来长生不老的神药不可求,真正的契合应当如同磁石和铁。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石芝”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议论。诗中描述了发现石芝的奇特情景,通过一系列与神仙相关的典故,如旌阳、远游、长史等,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和奇幻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求仙得药的看法,认为神药难以真正得到,但契合如同磁石铁的关系则显得珍贵。诗中运用生动的描述和形象的比喻,富有奇思妙想,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豪放与诙谐。整体上,这首诗既有对神奇事物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 》 —— [ 宋 ] 苏轼
- 《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 —— [ 宋 ] 苏轼
- 《 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 》 —— [ 宋 ] 苏轼
- 《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 》 —— [ 宋 ] 苏轼
- 《 姚屯田挽词 》 —— [ 宋 ] 苏轼
- 《 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父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复以月石风林屏赠之,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 》 —— [ 宋 ] 苏轼
- 《 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 》 —— [ 宋 ] 苏轼
- 《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其一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