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 苏轼
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岭海:指两广地区,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故名。
  • 月窟:传说月亮上的归宿之地,这里泛指僻远之地。
  • (cì):通“赐”。
  • 玄圭:亦作“玄珪”,一种黑色的玉器,古代帝王举行典礼时用。
  • :夏朝开国君主。

翻译

在岭海的东南、僻远之地的西边,功业建成时上天已赐予了玄圭。这里一定是神仙的居处,大禹也曾经来到东边隐居在会稽。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建封寺及周边环境的一种神往和想象。诗中通过“岭海”“月窟”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将此地描绘为上天恩赐的特别之处。后两句提到神仙居处以及大禹的传说,进一步增添了此地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对于神奇之地和古老传说的独特感悟与思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的浪漫情怀和广阔的思维空间。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