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外亭
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山:泛指江南的山。
- 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 无姿:没有特别的姿态,意为平凡。
- 赣水:江西省的主要河流。
- 厉:通“濿”,清澈的样子。
- 散策:拄着拐杖散步。
- 尘外:尘世之外。
- 麾手:挥手,表示告别。
- 谢:辞别。
- 却立:退后站立。
- 万井:指千家万户。
- 丽:美丽,这里指景象美好。
- 幽人:隐士,指超脱世俗的人。
- 宴坐:指佛教徒静心打坐。
- 斩薙(tì):砍伐清除。
- 马驹:当指六祖惠能的弟子怀让幼年时的故事,据传说,怀让幼年时曾向一僧询问是否能坐佛,僧人告诉他如牛驾车,车若不行应打车还是打牛,怀让由此领悟了修行的关键在于修心而非坐禅,苏轼在此可能借此典故表达对修行的思考。
- 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精怪。
- 夜垣:不明,可能指的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或现象。
- 攘袂(rǎng mèi):捋起衣袖,形容愤怒或激动的样子。
翻译
江南的楚山看起来平淡无奇,赣江的水清澈得可以见底。我拄着拐杖在尘世之外漫步游览,挥手辞别这个世间。山很高,攀登耗费人力,每走十步就需要休息一下。然后我退后站在仿佛浮在云端的地方,低头俯瞰着千家万户的美好景象。这是隐士静心打坐的地方,如同龙虎般的困扰都被清除了。就像马驹的故事所启示的,怎能怀疑自己是否会陷入山鬼的计谋呢?那神秘的夜垣力量并非在帮助我,我错误地对其表示敬意,希望它消失。我特意留下一番话,希望能在千年之后引起人们的激动和回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楚山和赣水一带的游历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楚山的平淡和赣水的清澈,为下文的游历做铺垫。诗人在登山的过程中,表达了对人力与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尘世的超脱之意。站在高处俯瞰,展现出一种广阔的视野和对世间万物的审视。诗中提到的幽人宴坐处和马驹的典故,蕴含了对修行和人生的思考。最后,诗人留下的一转语,显示了他对自己思想的自信,希望能对后人产生影响。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修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