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首

· 苏轼
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舟行十里磨九泷,篙声荦确相舂撞。 醉卧欲醒闻淙淙,直欲一口吸老庞。 何人得隽窥鱼矼,举叉绝叫尺鲤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吾邦:我的故乡,这里指江西。
  • 白沙翠竹石底江:清澈的江水下是白沙滩和翠绿的竹林。
  • :大瀑布或急流。
  • 荦确:形容石头粗砺,声音嘈杂。
  • 舂撞:撞击,这里形容竹篙与石头的碰撞声。
  • 淙淙:流水声。
  • 老庞:形容江水深广。
  • 鱼矼(gāng):钓鱼台或供钓鱼的石凳。
  • 举叉:举起渔叉。
  • 尺鲤双:一条尺长的鲤鱼,成对出现。

翻译

江西的山水真是我的故乡,江底铺着白沙,四周环绕翠绿的竹林,小船行进在江上,每走十里就经过九次激流,竹篙敲击石头的声音嘈杂而清脆,像在互相碰撞。喝醉了躺下,听到流水潺潺,几乎想一口气喝干这宽阔的江水。谁能幸运地在鱼矼上垂钓,一叉下去就钓到了两条尺长的鲤鱼,欢声四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西的山水景色,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江水的清澈、竹林的翠绿以及舟行时的险峻与乐趣。通过“醉卧欲醒闻淙淙”和“一口吸老庞”的夸张,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两句通过钓鱼人的喜悦,展示了江中丰富的渔业资源,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田园诗意。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