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然有逃亡者。明年,轼过之,叹其壮丽,留一绝云

· 苏轼
檐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馀。 尽赐昆邪作奴婢,不知偿得此人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檐楹: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柱子。
  • 桑柘:桑木与柘木。
  • 昆邪:又作“浑邪”,匈奴部落名。

翻译

屋檐下的柱子好像在围墙外飞舞,桑树和柘树一片萧条只留下被斧头砍过的痕迹。把他们都赐予昆邪部落当作奴婢,不知道能不能抵得上建造这些亭馆的人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亭馆周边环境的描写,如“檐楹飞舞垣墙外”展现亭馆的华丽,“桑柘萧条斤斧馀”则显示出在建造过程中对当地资源的破坏性利用,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引发了对这种劳民伤财行为的感慨。最后两句更是以犀利的口吻表达了对这种行为荒谬性的批判,揭示了统治阶层的不当决策给百姓带来的伤害。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