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鹅溪绢:产于四川盐亭鹅溪的绢帛,唐代即为贡品,宋人书画尤重之。
- 鸡距:笔名,因鸡距(雄鸡脚后突出似脚趾的部分)尖细而锐利,古人以此作笔名,形容其笔锋犀利。“距”读作“jù”。
翻译
因为喜爱鹅溪的洁白绢帛的光泽,把残留有鸡距样尖细的紫毫笔锋打扫干净。世间哪里有长达千寻的竹子,在月落之后庭院空旷只有影子也许那么长。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文与可诗中所说的用鹅溪绢画万尺长竹而展开。首句写对鹅溪绢的喜爱,也为下文作画做铺垫。次句说准备好笔。后两句则表达出一种观点,即现实中没有那么长的竹子,所谓的长竹不过是在特定情境下(月落庭空)影子所呈现出的一种感觉,蕴含着对艺术和想象的独特见解,充满了理趣。此诗体现了苏轼在诗画艺术上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