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三首东亭

· 苏轼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 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数来和作一首诗。
  • 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 东亭:指一处具体的亭子。
  • 全丝:形容饮酒如丝般顺畅。
  • :礼仪,这里指正式场合的礼节。
  • :过滤,这里指筛酒。
  • 疏巾:粗糙的毛巾,古人用来擦拭或盛酒。
  • 醉客:喝醉的人。
  • 冠师:古代有授冠之礼,此处可能指代僧人或道士,他们不饮酒。
  • 规模简古:风格简约古朴。
  • 簪导:古代官员的服饰,此处可能指官帽。
  • 轻安发不知:轻松自在,头发都顾不上梳理。
  • 短檐高屋帽:一种有短檐的高顶帽子,可能是东亭的特色装饰。
  • 违时:不合时宜,这里指违背常规。

翻译

老天爷仿佛要让我每天都畅饮无阻,这美酒就在树林里自然生成,无需繁琐的礼仪。我自己拿着粗糙的毛巾筛酒招待那些贪杯的客人,还把空酒壳交给那些不喝酒的僧道。我的生活方式简单古朴,引得人们争相观看,连日常的穿戴都显得轻松随意,头发凌乱也浑然不觉。东亭特别设计了带短檐的高帽子,想来想去,我苏东坡为何总能顺应自然,不拘泥于世俗规矩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以弟弟苏辙的诗为韵脚所作,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见解。他以酒为媒介,自述饮酒的乐趣和生活的随性,同时也通过“规模简古”表达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不拘小节的形象和对传统礼法的挑战,体现了他的个性与自由精神。结尾处的反问,更是凸显了诗人对自我行为的肯定和对时俗的超越。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