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王画马图

· 苏轼
天宝诸王爱名马,千金争致华轩下。 当时不独玉花骢,飞电流云绝潇洒。 两坊岐薛宁与申,凭陵内厩多清新。 肉騣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 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 雁飞兔走惊弦开,翠华按辔从天回。 五家锦绣变山谷,百里舄珥遗纤埃。 青骡蜀栈西超忽,高准浓娥散荆棘。 苜蓿连天鸟自飞,五陵佳气春萧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42年正月—756年七月)。 诸王:指唐玄宗的儿子们。 :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这里指马厩。 玉花骢:唐玄宗所乘的骏马。 流云:像流动的云彩。 凭陵:侵扰,这里指受到宠爱。 内厩:皇宫中的马厩。 肉騣(zōng):骏马颈部上的长毛。 汗血:古代西域骏马名,传说此马出汗如血。这里泛指骏马。 龙种:指骏马,古人认为骏马是龙的后代。 原隰(xí):广平与低湿之地。 蹙(cù):踢,踏。 霜蹄:马蹄。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舄珥(xì ěr):鞋和耳饰。这里指人们的穿戴。 超忽:形容快速。 :鼻子。 :眉毛。 苜蓿(mù xu):一种植物,是马的饲料。

翻译

天宝年间诸位皇子喜爱名马,不惜用千金争相购置于华贵的马厩之下。那时不只有玉花骢,还有那如飞电流云般极其潇洒的骏马。两坊的岐王、薛王以及申王,受到宠爱,皇宫内厩中的骏马大多神骏清新。那些骏马颈部的长毛飞扬,汗血宝马都是龙种,而诸王身着紫袍玉带,真如天人一般。

在骊山射猎时,包括广阔的平原和低湿之地,皇帝御前急诏传下,让众人穿过围场进入。扬鞭一踢,马蹄如破霜般飞驰,万马奔腾如风一般,无人能及。大雁惊飞野兔奔逃,弓弦拉开,皇帝的仪仗队按辔缓缓从天而回。五家的锦绣把山谷都改变了颜色,百里之内人们的穿戴留下了细微的尘埃。

骑着青骡在蜀地的栈道上快速西行,高高的鼻梁浓浓的眉毛,在荆棘中穿行。苜蓿连天,鸟儿自在飞翔,五陵之地的祥瑞之气在春天里显得有些萧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宝年间诸王对名马的喜爱以及骊山射猎的场景。诗中通过对骏马的描绘,展现了其神骏和潇洒,如“飞电流云绝潇洒”,形象地表现出骏马的速度之快和姿态之美。同时,诗中对诸王的描写,如“紫袍玉带真天人”,突出了他们的高贵和威严。在描写骊山射猎时,“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等诗句,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壮观场面和激烈氛围。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华丽,富有艺术感染力,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