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造坐:前往就座。
- 辄(zhé):总是,就。
- 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此处指效仿他人喝酒。
- 僧伽帽:即僧帽。
- 吏部:指东晋吏部郎毕卓,他性嗜酒。
翻译
道士的酒令严格难以接着和下去,像那小小的僧伽帽却只能空手而回。隔着篱笆也不叫邻居老翁来饮酒,抱着酒瓮要提防毕卓那样爱酒的吏部郎来。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家宴上的一些情景和作者独特的心理。诗中提到道士的令难以附和,表现出一种氛围和规则。而“僧伽帽小却空回”或许暗示了某种期待的落空。“隔篱不唤邻翁饮”展现出一种有所克制或者当时状况下的特别考虑。最后“抱瓮须防吏部来”则借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一份诙谐与幽默,让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又蕴含了一种别样的意趣。整体风格轻松俏皮,体现了苏轼在生活场景中的细腻感受和独特的表达。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戏答佛印偈 》 —— [ 宋 ] 苏轼
- 《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 —— [ 宋 ] 苏轼
- 《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 —— [ 宋 ] 苏轼
- 《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 》 —— [ 宋 ] 苏轼
- 《 与李公择 》 —— [ 宋 ] 苏轼
- 《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 》 —— [ 宋 ] 苏轼
- 《 牡丹和韵 》 —— [ 宋 ] 苏轼
- 《 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徐熙杏花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