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恣(zì):放纵,任凭。这里指随意地用玉刀在古瓦砚上磨砺。
- 玉锋:玉石制成的锋利刀具,形容用来雕刻砚台的工具。
- 藓骨:藓,苔藓;骨,这里把年代久远的古瓦砚比喻成有“骨”的东西,形容古瓦砚历经岁月,如同有着沧桑骨架一般。
- 蟾泪:蟾蜍的眼泪。在古代传说中,蟾蜍为月之精,把砚滴中的水滴比作蟾泪。
- 云根: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生出,因此称山石为云根,诗中代指古瓦砚。
- 昭阳:汉宫殿名。这里借指古代宫殿,暗示古瓦砚曾经历过宫廷的繁华兴盛。
翻译
已经随意地用玉石刀具在满是苔藓般痕迹的古瓦砚上磨砺,又用砚滴中好似蟾泪般的水滴去润泽这如云根般的古瓦砚。若想知晓这古瓦砚历经千年所蕴含的凄凉意味,只见它上面还有曾经在昭阳殿经受夜雨留下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围绕一方古瓦砚展开。开篇“已恣玉锋磨藓骨,更持蟾泪湿云根”两句,从实用和珍视的角度描述人们对古瓦砚的打理,磨去表面的陈旧,润泽其质地,生动展现了古瓦砚饱经岁月侵蚀的古朴模样,以及人们对它的珍视。后两句“欲知千载凄凉意,尚有昭阳夜雨痕”笔锋一转,由对古瓦砚自身状态的描写,转入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借古瓦砚上留存的“昭阳夜雨痕”,点明其曾身处宫廷,见证过繁华,而如今时过境迁,繁华不再,“千载凄凉意”便涌上心头。整首诗以古瓦砚为载体,通过简洁而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将对时间变迁、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融入其中,意境清幽悠远,充满了怀旧与沧桑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