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
注释
- 宫:古代对大山的称谓。
- 霍:指小山。
- 沦:小波。
- 水津:水涯,水边。
- 营丘:五代画家李成,善画山水,号营丘。
- 杜侯:唐代画家杜琼 ,善画山水。
- 齐纨:齐地出产的白色细绢,此处指作画用的绢。
- 吴刀:锋利的刀。
- 小毫:毛笔。
- 缣囊:存放书画的袋子。
- 经营:构思。
- 苍梧:山名,此泛指大山。泱漭(yāng mǎng):广大貌。
- 闇漠(àn mò):昏暗寂静。
- 猿狖(yuán yòu):泛指猿猴。
- 侵淫:逐渐蔓延、扩展。
- 江干:江边。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朔垂:北方边境。
- 禹穴:相传为大禹葬地,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
- 梅梁:传说中的大木。
- 元君:神仙。
- 张颠:唐代书法家张旭,善草书,性癫狂,故人称张颠 。
翻译
大山称作宫,小山名为霍,想要知道山有多高就看看山脚下的石头。大的波浪称作澜,小的波浪称作沦,想要了解水有多深就瞧瞧水的边际。 营丘对于画山水的意境格外亲近,杜侯能与之相比且又有像李唐臣这样的人。已经有五年没见到李侯了,他作画的姿态应该还是有着模仿营丘的影子。 洁白如雪花的齐地绢布用吴地的利刃剪裁,毛笔像竹笋般扎束着,从存放书画的袋子里取出。刚开始构思就如同云烟聚合,挥洒笔墨时突然就像风雨袭来。 画作中的苍梧山广大无边仿佛天空没有了日光,深幽的山岩、古老的树木被洪涛卷入。榛树林昏暗寂静,猿猴仿佛感到寒冷,苔藓蔓延滋生,螺蚌似乎都带着湿气。 众多的飞鸟从江边沙地惊散,一阵北风袭来吹动着芦苇。前面的小洲和后面的水渚相互随着隐没不见,行人与渔人连回去的路径都找不到了。 李侯这作画的本领实在是奇绝,我听说李侯家在北方边境。跨越黄河向北估计不乏有欣赏他作品的人,为何不向南出游去观赏禹穴的胜景呢。 梅梁锁在水中,表面长满了浮萍,神妙的事物变化大概就是如此吧。李侯这样高超的画艺,就算像是有神仙相助,在我看来绝妙的技艺从来是不分古今的。张颠写草书需要剑舞来激发灵感,领会作画精妙之处不见得不需要山水的助力。相信日后李侯一定更加令人倾慕。
赏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酬答李唐臣赠山水短轴所作。开篇以“大山宫,小山霍”等对山水特征展开描述,既引出下文对绘画的阐述,也为理解李唐臣画作中山水的表现提供一种认知方法。诗中用大量笔墨描绘李唐臣作画的过程以及其画作中的景象,从构思时“云烟合”到挥洒时“风雨来”,生动形象地写出其创作的一气呵成、气势非凡。对画中山水林间等各种景象的描写,展现出画作内容丰富、意境深邃,如临其境。诗人还提及李唐臣的地域出身,建议其南游,表达了对其绘画需要更多自然胜景启发的期待 。最后以张颠草书与山水助画为类比,赞美李唐臣绝艺,展望其未来被更多人赞赏。这首诗将对绘画技艺的欣赏、对诗人画作灵感来源的思考以及对画家的鼓励等多种情感融入其中,借对画的品赏,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见解与对友人才华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