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舒国公(其二)

桐乡山远复川长,紫翠连城碧满隍。 今日桐乡谁爱我,当时我自爱桐乡。
拼音

所属合集

#给孩子的诗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桐乡:地名,今属浙江嘉兴,古代以产桐木著名。
  • 山远复川长:形容桐乡山水相接,绵延不断。
  • 紫翠连城:指山色青翠如黛,与城墙相连,色彩鲜明。
  • 碧满隍:隍,古时城门外的护城河,这里形容河水碧绿,满溢于城池之外。
  • 谁爱我:此处“我”可能暗指诗人自己,表达一种被遗忘或忽视的情感。
  • 当时我自爱桐乡:诗人回忆起过去,对自己曾经热爱这片土地感到怀念。

翻译

远方的桐乡山峦重叠,河流悠长,青翠的山色与城墙相接,碧绿的河水环绕着城池。如今在这里,还有谁会记得我?而当年,我却是如此深爱这桐乡的一草一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桐乡的秀美景色,通过对比今昔,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和对自我价值被忽视的感慨。首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暗示了诗人对桐乡深厚的情感纽带。后两句则转为抒发个人情绪,借问“谁爱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桐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安石诗作中的深情与哲思。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