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苦热登西楼
注释
- 中夜:半夜。
- 褰(qiān)衣:提起衣服,这里指解开衣服。
- 凝:凝聚。
- 星汉:星河,银河。
- 湛(zhàn):清澈、明亮。
- 火晶:指太阳。
- 燥露滋:使露水变干,意即气候干燥。
- 停风威:停止了威风,意思是没有风。
-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形容天气极热。
- 汲:打水。
- 阴井:背阴的井。
- 炀(yáng)灶:生火做饭的灶,这里形容天气炎热如灶火。
- 重扉(fēi):多层的门。
- 凭阑:靠着栏杆。
- 彷徨:徘徊不定。
- 挥:拭,擦去。
- 亭毒:化育,养育。源于《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 。
- 璿(xuán)与玑(jī):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这里代指上天。
- 谅:料想。
- 姑射(yè)子:指姑射山上的神人 。《庄子·逍遥游》记载: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 静胜:指内心宁静能克制外界的干扰,做到身心安宁。典出《荀子·修身》: “ 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biǎn)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怠慢僄(piào)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què),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治气养心之术:食饮有节则骨正,寒暑适则肌肤肤康,博学近知则耳聪目明,重义轻生则行不惑,所以养生也。食饮必有检,则形柔而寿命长;居处必有度,则体宁而心广;博闻强识而让,则圣知而明。是之谓养生也。治气养心之术: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静胜 安能希:怎么能希望达到那样内心宁静的境界。
翻译
在酷热的夏夜,我半夜起身,独自登上西楼,解开衣衫。 山林湖泽凝聚着暑气,银河闪耀着清澈的光辉。 太阳将露水烘干,野外一片寂静,风也不再吹拂。 热得像是把手伸进热水,我汲取着阴冷井里的水,家门敞开如生火的炉灶。 我靠着栏杆长久地徘徊,汗水流淌,擦也擦不完。 我无法明白上天养育万物的深意,只能仰头向天上的星辰倾诉心声。 想来我并非姑射山上的神人,哪里能期盼得到那种内心宁静战胜炎热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酷热难耐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烦闷与对自然、人生的深沉思索。
诗的开篇直接点明背景, “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描绘出诗人在酷热中半夜起身,独自登楼解衣纳凉的情景,塑造出一种孤独烦闷的氛围。中间部分一连几句对夏日景色进行刻画, “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写山泽凝聚暑气,星河却依旧明亮,形成对比,愈发突出暑气之浓。 “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从视觉和触觉等多个角度描写酷热天气,太阳烘干露水,野外寂静无风,将炎热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随后 “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进一步用 “ 探汤 ” 来形容炎热,以 “ 汲阴井 ”“ 炀灶开重扉 ” 等举动,表现出诗人想尽办法来消暑,然而依然酷热难当, “ 流汗不可挥 ”。 后半部分情感逐渐升华, “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面对这酷热,诗人无法理解上天的旨意,只能对着上天倾诉,反映出他内心的困惑与无奈。最后 “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 借用典故,表达自己不能像姑射山上的神人那般内心宁静而战胜炎热,暗喻自己在艰难的现实面前无法超脱,抒发了自己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痛苦之情,也使诗歌从单纯描写酷热的景象深入到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