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

薄游第从告,思闲愿罢归。 还卬歌赋似,休汝车骑非。 灞池不可别,伊川难重违。 汀葭稍靡靡,江菼复依依。 田鹄远相叫,沙鸨忽争飞。 云端楚山见,林表吴岫微。 试与征徒望,乡泪尽沾衣。 赖此盈樽酌,含景望芳菲。 问我劳何事,沾沐仰青徽。 志狭轻轩冕,恩甚恋闺闱。 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沐:休息洗沐,即休假。
  • 薄游:为薄禄而宦游于外。
  • 第从告:犹言准予告假。第,次第。
  • 罢归:辞职回家。
  • (áng):同“昂”,高。
  • 灞池:古池名。
  • 汀葭:水边的芦苇。
  • 靡靡:迟缓的样子。
  • 江菼(tǎn):即荻。
  • 田鹄:鸟名。
  • 沙鸨(bǎo):鸟名。
  • 楚山:泛指楚地之山。
  • 吴岫(xiù):吴地的山峦。
  • 征徒:旅人。
  • 青徽:青黑色的旌旗。
  • 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
  • 闺闱:内室,女子的居处。

翻译

因为是薄禄在外宦游才得以告假,心中想着闲适就希望辞官归家。归乡如同高歌和赋作那般,辞去官职车子和马骑也都没了。不能和灞池道别,伊川也难以再度违背离开。水边长的芦苇缓缓摇曳,江边的荻草还是那般让人留恋。田间的鹄鸟远远地相互鸣叫,沙中的鸨鸟忽然争相飞起。云端可以看见楚地的山,树林之上吴地山峦隐隐显现。试着和旅人一同眺望,思乡的泪水沾满了衣裳。依靠这满杯的酒,含着景致盼望那花木的美好。问我劳累是为了何事,是沐浴仰望着那青黑色旌旗。志向狭隘看轻官位爵禄,恩情太重在心里恋着内室。一年的芳华春天有美酒,穿上刚做好的衣服在郊外闭门不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休假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如灞池、伊川、汀葭、江菼、楚山、吴岫等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诗人因宦游在外而渴望归乡,对仕途的态度是轻视的,而更注重内心对家的眷恋和对自然的感受。看到征途中的种种景色,勾起了思乡之情,以至于泪水沾衣。借酒观景,表达了对自然美好与平静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复杂的内心世界。

谢脁

谢朓(tiǎo),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十九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公元487年),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後,復返京为中书郎。後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三十六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餘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