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堂咏桐诗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馀。 叶生既婀娜,叶落更扶疏。 无华复无实,何以赠离居。 裁为圭与瑞,足可命参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桐:孤独的桐树。
  • 婀娜(ē nuó):形容枝叶柔软细长的样子。
  • 扶疏: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
  • (guī):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
  • :古代作为凭信的玉器。
  • 参墟:参星的分野之处,古人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区域对应。

翻译

孤独的桐树生长在北窗外,高大的树枝有百尺多高。 桐树的叶子生长时是那样的柔软细长,叶子落下后变得更加枝叶繁茂。 它不开花也不结果,拿什么来赠送给离居的人呢。 将它裁制成圭与瑞这样的玉器,就足以送给参星分野之地的人了。

赏析

这首诗以孤桐为主题,描绘了桐树的高大、枝叶的婀娜与扶疏。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桐树生长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后两句则从桐树的实用价值出发,表达了一种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桐树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情感。诗人以桐树自喻,可能暗示了自己的孤独和与众不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谢脁

谢朓(tiǎo),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十九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公元487年),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後,復返京为中书郎。後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三十六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餘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