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所属合集
注释
- 机象:事物的征象。
- 垂冕:古代帝王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帝王。 冕 (miǎn) :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专指皇冠。
- 司牧:指官吏,管理百姓的人。
- 匪我求蒙:不是我去寻求蒙昧的人。匪,通“非”;蒙,蒙昧。
- 玄功:神妙的功绩。
- 往晦必明:过去隐晦的事必然会变得明白。晦,隐晦。
- 来硕资蹇:未来贤才凭借艰难而成长。来硕,未来的贤才;资,凭借;蹇(jiǎn),艰难。
- 于皇:赞美词,犹言“啊,伟大”。
- 载晖:照耀光辉。载,语助词,无实义。晖,光辉。
- 昭昭:明白清楚的样子。
- 熙熙: 和乐的样子。
- 当宁: 面对着门屏。指天子视朝听政。 宁 (zhù) :门与屏风之间。
- 日昃 (zè):太阳偏西,形容天色将晚。
- 抵璧焚翠:扔掉美玉,焚烧翠羽,形容不重奢华。
- 销剑隳 (huī)城:销毁兵器,毁坏城墙,指和平无为。
- 九畴:相传为上古大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
- 三辟:指三种刑法,即大辟(死刑)、膑辟(剔去膝盖骨)、宫辟(男子割势,女子幽闭)。这里指刑法制度。
- 虞箴: 古代虞人为戒田猎过度而作的箴辞。泛指规戒的文辞。
- 矇(ménɡ)奏传声:瞽矇奏乐传达消息。矇,眼睛失明的人,古代常以其为乐官。
- 仪方在震:礼仪法则在于东方。震:八卦之一,代表东方。
- 金式琼润:像金玉般温润美好。
- 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 荩 (jìn):忠诚。
- 正朔: 指一年第一天开始的时候。这里泛指历法。
- 葱瀚:泛指遥远、荒僻的北方边境地区。
- 冠冕:仕宦的代称。
- 卬(ánɡ)越: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卬,古同“昂”。
- 争长:争当盟主,比高下。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 相超魏阙:互相超过来到朝廷。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 龟蒙南荐:龟山和蒙山在南方呈献。龟蒙,龟山和蒙山,在今山东境内。
- 环裘西发:穿着皮裘的少数民族从西方前来。环裘,指少数民族服饰。
- 巢阁:凤凰巢于亭阁,吉祥之兆。
- 难䎉 (fēnɡ):难以逢遇。䎉同“逢”。
-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 。
- 于彼禊 (xì)流:在那水边进行祓除仪式。禊,古代习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 ( 三国魏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 ) 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禊祭” , 也称“修禊” 。
- 祓 (fú)秽:清除污秽。
- 河浒:河边。
- 张乐:奏乐。
- 春畴:春日的田野。
- 灵宫:宫殿。
- 命晓:报晓。
- 饰陛:装饰宫阶。
- 道源:疏导水源。
- 回伊流灞:使伊水、灞水回流。
- 极望: 极目远望。
- 天渊:指代帝王居住的地方。
- 闲馆:闲静的馆舍。
- 岩敞:如岩一样宽敞。
- 水架:架设在水上。
- 金觞:金制的酒杯。
- 玉俎:玉制的砧板。
- 筵浮水豹:筵席漂浮在水上如豹纹荡漾。
- 席扰云螭: 席子好像云间的螭龙在扰动。螭 (chī) :传说中龙的一种。
- 寥亮:嘹亮。
- 嗷咷 (táo):哀怨的哭声,这里形容埙篪之声。
- 埙篪 (xūn chí):古代两种乐器,埙为土制,篪为竹制,声音相和。
- 广燕:盛大的宴会。燕,通“宴”。
- 穆穆: 端庄恭敬的样子,多用以形容天子仪容。
- 周道如砥 (dǐ):形容道路平坦,像磨刀石一样。
- 康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 玄黄: 指马生病。这里代指自己能力有限。
- 华轓 (fān)徒驾:华丽的车子空自行走。轓,车两旁的屏障。
- 长缨:长绳子,常表示克敌制胜的手段。
- 失晨: 指鸡失时报晓。比喻失职或错失时机。
翻译
神灵之理内心静谧,机运物象与外界相融。放弃眷恋汾水之情,帝王垂冕于鸿宫理政。设立官吏治理百姓,并非我寻求无知之人。白白地每日辛勤忙碌,谁能契合那神妙之功。 (第一章) 过去隐晦之事必定会变得明朗,未来贤才凭借艰难而成长。伟大而圣明的君主,按时运驾驭万物治理天下。王朝历法闪耀光辉,祥瑞再次降临。旧时事物清晰依旧,百姓和乐向善。 (第二章) 天子临朝直到太阳偏西,天未亮就起床。抛弃美玉翠羽,销毁兵器、毁坏城墙。各种法则井然有序,刑法制度清正不阿。规谏之辞从不缺失,盲人奏乐传达消息。 (第三章) 美好景色意味着春天来临,礼仪法则在东方彰显。两代圣人积累深厚品德,如金玉般温润美好。高尚品德必能相和谐,朝中大臣都忠诚一心。就像华山与霍山,是国家的坚定镇护。 (第四章) 历法推行到遥远的北方,官职授到西南的少数民族。各国诸侯在明堂比高下,纷纷奔向朝廷。南方的龟蒙两山呈献祥瑞,西方的少数民族前来朝拜。凤凰巢于亭阁容易看见,驯服于庭院却难以逢遇。 (第五章) 往昔的上巳节,人们在那水边进行祓除仪式。在河边清除污秽,在春日田野奏响音乐。如今皇帝的车驾已停驻,也有人泛舟嬉戏。宫殿已经完备,本无需这次出游。 (第六章) 清晨黄莺报晓,朝霞驱散黑夜。装饰宫阶,疏导水源,让伊水、灞水回流。极目远望帝王居处,曲折的是亭台楼阁。闲静的馆舍如岩般宽敞,长廊架设在水上。 (第七章) 金制酒杯在席上摇荡,玉制砧板在席间传送。筵席如豹纹在水上浮动,席面像云间螭龙在扰动。琴瑟声音嘹亮,埙篪之声哀怨。在这盛大宴会里欢乐无比,天子仪容端庄恭敬。 (第八章) 大道平坦如磨刀石,四通八达的道路径直向前。只是惭愧自己能力有限,辜负皇恩而无力报答。华丽的车子空自行走,建功的长缨尚未装饰。看到那失时报晓的鸡,怎能忘记自己要振翅努力。 (第九章)
赏析
这首诗是谢脁代人应诏而作,围绕宫廷侍宴这一主题,全面展现了宫廷生活和帝王德行等诸多方面。
从内容上看,首章阐述帝王治理天下的理念与功绩,体现出其顺应自然、垂拱而治的形象;第二章通过古今对比,歌颂君主圣明,国运昌盛;第三章描绘君主勤于政务、倡导节俭,以及国家刑法清明、政治有序;第四章表达对朝廷人才济济、德行高尚的赞美,以山川喻贤臣,凸显其对国家的重要性;第五章展现了国家的声威远播,四方来朝的繁荣局面;第六章回顾上巳节传统活动,通过与当下宫廷场景对比,映衬宫廷的奢华与宁静;第七章着重描绘宫廷宴会上优美的景色、华丽的布置,营造出一种高雅、盛大的氛围;第八章进一步描写宴会上的音乐与欢乐场景,凸显天子的庄严和宴会的欢乐;结尾表达自己因未能报恩而惭愧,以及渴望努力效命的决心。
在艺术特色上,此诗语言优美华丽,用词精准,大量的辞藻堆砌却毫无赘余之感,尽显宫廷诗的典雅气质,如对宴会场景和宫廷建筑的描写,宛如一幅华丽的画卷。诗歌用典丰富,巧妙运用古代典故来表达情感、阐述事理,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力。同时,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充分展示了谢脁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不过,由于该诗的应诏性质,一定程度上存在歌功颂德的成分,在思想深度上略有局限,但在艺术成就上,不失为南朝宫廷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