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篇

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 非云足不蹈,举则冲天翔。 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 清风播四远,万里望芬芳。 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应龙: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
  • 颐志:犹养志。

翻译

应龙在还没有兴起的时候,是藏在深深的潭底。不是说它的云般的脚不踩踏,一飞举就会冲向天空翱翔。就如同那野生的兰草,在幽静之处常常独自散发芳香。清爽的风传播向四方远处,在万里之外都能望见它的芬芳。隐居可以涵养自己的志趣,自己能看见但怎能使自己彰显。

赏析

这首诗以应龙开篇,描述其未起之时的状态,暗示着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接着用野兰草来比喻,强调即使在幽居之时也有独特的魅力和芳香。最后表达了隐居生活对于颐养志趣的意义,以及虽自身有美好品质却不一定能被广泛知晓。整体意境深远,通过应龙和兰草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对内在品质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思考。

张正见

南朝陈清河东武城人,字见赜。好学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元帝立,迁彭泽令。入陈,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诗。明人辑有《张散骑集》。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