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诗

霞晖染刻栋,础润上雕楹。 神山千叶照,仙草百花荣。 泻溜高齐响,添池曲岸平。 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 气调登万里,年和欣百灵。 定知丹甑出,何须铜雀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魏收:北齐文学家、史学家。
  • (chǔ):垫在房屋柱子底下的石头。
  • 雕楹:雕有花纹的柱子。
  • 神山:传说中的仙山。
  • (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

翻译

晚霞的光辉浸染着雕刻的栋梁,柱子下的基石也因湿润而发亮。神山上的树叶被千万缕光线照耀,仙草促使百花繁荣盛开。雨水倾泻而下发出高处齐国般的声响,添加到池塘使弯曲的池岸也变得平坦。水滴落下如同珍珠掉落,水波回旋好似玉璧形成。气候调和能达万里之远,年岁和睦让各种神灵都欢欣。肯定知道会有丹甑出现,哪里还需要铜雀台鸣叫。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雨景以及雨给自然和世间带来的美好变化。诗中通过“霞晖染刻栋”“仙草百花荣”等语句展现出自然的美丽画面,用“泻溜高齐响”“波回类璧成”等细致地描写了雨的声音、形态。整体营造出一种清新、优美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氛围,表达了对这场喜雨以及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透露出对美好生活和和谐世界的憧憬。

魏收

魏收

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年十五,能属文。初为北魏太学博士。节闵帝时,迁散骑侍郎,修国史。孝武帝奔关中,收以通直散骑常侍,副王昕使梁。后为高欢丞相府属,不得志。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文宣帝天保二年,诏令撰魏史。历三年,成《魏书》一百三十卷。时人以其报怨酬恩,史书不实,文宣帝曾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帝重收才,不欲加罪。时因讥为“秽史”。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总议监五礼事,位特进。曾参修律令。与温子升、邢邵齐誉,世号三才。今存《魏特进集》辑本及《魏书》。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