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祭酒行园诗

清淮左长薄,荒径隐高蓬。 回潮旦夕上,寒渠左右通。 霜畦纷绮错,秋町郁蒙茸。 环梨县已紫,珠榴折且红。 君有栖心地,伊我欢既同。 何用甘泉侧,玉树望青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淮:清澈的淮河(“淮”:huái)。
  • 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 高蓬:高大的蓬草。
  • 回潮:潮水倒流。
  • (qí):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 绮错:如绮纹之交错。
  • (tǐng):田界。
  • 蒙茸:草木茂盛的样子。
  • 环梨:梨树的一种,果实呈圆形。
  • :同“悬”,悬挂。

翻译

在清澈的淮河左岸,有绵延的草木丛,荒芜的小路上隐藏着高大的蓬草。 潮水在早晚时刻倒流而上,寒冷的沟渠左右相互连通。 秋天的菜畦如绮纹般交错纷繁,田界上的草木茂盛葱郁。 环梨已经成熟,悬挂在树上呈现出紫色,石榴被压弯了枝条,并且果实泛红。 您有能够让心灵栖息的地方,我和您的欢乐是相同的。 何必在甘泉宫旁,期望那青葱的玉树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园林景色。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清淮、长薄、荒径、回潮、寒渠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接下来的四句,着重描写了园中的植物,霜畦的绮错、秋町的郁蒙茸、环梨的紫和珠榴的红,色彩丰富,画面感强,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园林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在此共享欢乐的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认为不必追求过于奢华的甘泉宫和玉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谢脁

谢朓(tiǎo),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十九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公元487年),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後,復返京为中书郎。後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三十六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餘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