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

薰祓三阳暮,濯禊元巳初。 皇心眷乐饮,帐殿临春渠。 豫游高夏谚,凯乐盛周居。 复以焚林日,丰茸花树舒。 羽觞环阶转,清澜傍席疏。 妍歌已嘹亮,妙舞复纡馀。 九成变丝竹,百戏起龙鱼。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薰祓(xūn fú):薰香沐浴,以除灾邪。
  • 濯禊(zhuó xì):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濯禊。
  • 元巳(yuán sì):即上巳,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 豫游:游乐。
  • 凯乐:演奏胜利的乐曲。
  • 丰茸(fēng róng):草木茂盛。
  • 羽觞(yǔ shāng):古代一种酒器,形状如鸟雀,有羽翼。
  • 清澜(qīng lán):清澈的波浪。
  • 纡馀(yū yú):委婉曲折。
  • 九成:多次演奏,犹九阕。

翻译

傍晚时分进行了薰香沐浴以除灾邪,农历三月初三的初始进行了濯禊之礼。皇帝心中乐意享受饮酒之乐,在帐殿中临近春天的水渠。游乐之事符合在炎热的夏天游乐的谚语,胜利的乐曲让居住的地方如周朝盛世般欢乐。又到了像古时焚烧山林那样的时节,繁茂的花树舒展着。酒杯在台阶环绕间流转,清澈的波浪在席边缓缓流动。优美的歌声已经嘹亮响起,美妙的舞蹈又是那样的委婉曲折。多次演奏的音乐犹如丝竹之声,各种杂耍表演中飞龙游鱼纷纷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华光殿举行的曲水宴的盛况。诗的开头描述了进行薰祓和濯禊的仪式,为宴会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接着通过描写皇帝的愉悦心情、优美的环境以及丰富的娱乐活动,展现出宴会的豪华和欢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如“薰祓”“濯禊”“豫游”“凯乐”等,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羽觞环阶转,清澜傍席疏”两句,通过对酒杯流转和波浪流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宴会现场的热闹氛围。而“妍歌已嘹亮,妙舞复纡馀”则生动地表现了歌声的嘹亮和舞蹈的优美。最后的“九成变丝竹,百戏起龙鱼”,进一步强调了音乐和表演的精彩,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当时宴会的盛况和人们的欢乐之情。

刘孝绰

南朝梁彭城人,本名冉,字孝绰,小字阿士。七岁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号“神童”。梁武帝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后迁尚书水部郎。作诗得武帝嗟赏。累擢秘书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终秘书监。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