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状元监丞赴阙

· 魏野
诏命虽殊异,行装亦等闲。 蓬壶如得路,藜杖似归山。 赴约过嵩岭,辞家到竹关。 从兹位清峻,野客转难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监丞:官名。
  • 赴阙:入朝,进京。
  • 殊异:特别不同。
  • 等闲:平常,普通 。
  • 蓬壶:神话中渤海里的仙山,此借指朝廷。
  • 藜杖:用藜的老茎做成的手杖。这里形容平常的出行装备。
  • 嵩岭: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在河南登封市北部。
  • 竹关:地名,具体所指待考,结合语境大概是出行途中的某个关隘。
  • 清峻:清廉高尚。也可指地位清高显要。
  • 野客:诗人自称,表明自己闲散的身份。

翻译

朝廷下达的诏命虽然不同寻常,可是出行的行装却依旧平凡。倘若有机会在朝廷崭露头角,就好比踏上了仙山之路,而我(拿着)藜杖就像回归深山那般。你依照约定路过嵩山的山岭,离别家乡前往竹关。从此你官位清高显要,我这样的闲散之人想要再和你亲近可就越发困难了 。

赏析

这首诗是魏野送别孙状元监丞赴京时所作。开篇以“诏命虽殊异,行装亦等闲”对比,凸显孙状元监丞虽身负皇命荣耀加身,却朴实平常,赞扬了其低调的品质。“蓬壶如得路”将朝廷比作蓬壶仙山,祝福孙状元在官场能顺遂得意。“藜杖似归山”则以自己持藜杖回归山野的形象,与友人赴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彼此不同的人生轨迹。“赴约过嵩岭,辞家到竹关”按行程描述友人赴京的路途,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友人远行的劳顿,也体现了路途的遥远和未知。尾联“从兹位清峻,野客转难攀”既有对友人未来高位的期待与祝福,又流露出因彼此境遇差距可能导致关系疏远的淡淡感慨 ,全诗意蕴幽远,情感真挚,在送别的情境中蕴含着人生感慨。

魏野

宋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