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

客行岁晚非远游,河水无情日夜流。 去年排堤注东郡,诏使夺河还此州。 忆昔冬行河梁上,飞雪千里曾冰壮。 人言河源冻彻天,冰底犹闻沸惊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晚:年末,年终。
  • 东郡:郡名,秦置,汉因之。在今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部分地区。
  • 诏使:皇帝派出的使者。
  • 河源:河流的源头。

翻译

在外漂泊行至年终并非是去远方游玩,河水毫无情意地日夜流淌着。去年为了防洪在河堤上修建水堤,将河水引导注入东郡,朝廷派遣使者下令夺回河流,让其归于此州。回忆往昔冬天在河桥上行走,飞雪千里,河水曾经冻结得非常坚固。人们说河流源头的水冻到了天上,在冰底还能听到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年末渡河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往昔的回忆。诗的前两句通过“客行岁晚”和“河水无情日夜流”,营造出一种漂泊和孤寂的氛围。接下来描述了去年的防洪之事以及朝廷的举措,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后两句回忆冬日在河梁上的情景,“飞雪千里曾冰壮”写出了冬季的严寒和河水的冻结,而“人言河源冻彻天,冰底犹闻沸惊浪”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河水源头的寒冷以及冰下暗流的汹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河水和冬季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