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菜赞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
有茹生之,可以为蔌。
蛙蠙之衣,采采盈掬。
吉蠲洗泽,不溷沙砾。
芼以辛咸,宜酒宜餗。
在吴则紫,在蜀则绿。
其臭味同,远故不录。
谁其发之,班我旨蓄。
维女博士,史君炎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蔡蒙:山名。
- 蔌(sù):蔬菜的总称。
- 蠙(bīn):蚌。
- 掬(jū):两手捧(东西)。
- 吉蠲(juān):亦作“吉圭”,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
- 芼(mào):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
- 餗(sù):古代指鼎中的食物。
翻译
在蔡蒙山之下,那江水迂回曲折之处。有鲜嫩生长的菜,可以作为蔬菜。如同蛙蚌的衣服,色彩鲜艳满满一捧。择吉日清洗干净,不沾染沙砾。用辛咸来调味,适合配酒适合配佳肴。在吴地它是紫色的,在蜀地它是绿色的。它们的气味相同,距离远的就不记录了。是谁开发了它,告诉大家要储备它。是那个女博士,史君炎玉。
赏析
这首诗围绕“绿菜”展开描述。诗中描绘了绿菜生长的环境,它的鲜嫩可作为蔬菜,以及其颜色等特点。还提到了不同地方的绿菜,并且阐述了绿菜在烹饪中的用途。末尾提到“谁其发之”,表达了对发现并推广绿菜之人的赞誉。整首诗语言简洁,形象地展示了绿菜的种种,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欣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