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胜上人:“上人”是对和尚的尊称,“胜”是这位和尚的名字 。
- 吟者:擅长吟诗的人。
- 老笔:老练成熟的笔法,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诗的深厚功底。
- 体重:体态,这里形容诗风深沉稳重。
- 幽姿:幽静、高雅的姿态,形容诗作有高雅的韵味。
- 遣腊:送走腊月,即年终岁末。
- 冰千箸(zhù) :形容腊月里的冰柱,如千万根筷子般垂下。
- 勾春:勾起春天的景象,意味着将要迎来春天 。
- 方山:一座山的名字。
- 不拟:不打算。
- 茅茨(cí) :茅屋,此处代指胜师居住的地方。
翻译
最近在那些擅长吟诗的人当中,黄岩的人们都在谈论胜师你。你的诗句生动,凭借着如老手般扎实、老练的笔法,诗作风格深沉稳重还带着一种高雅幽静的姿态。你送走腊月的诗,把腊月冰柱描绘如千根筷子垂下;而描绘即将到来春天的诗,仿佛能用一丝柳枝就勾起春天的烂漫。方山那最高的山顶上,我原本不打算去探寻,却想去你那简陋的茅屋拜访。
赏析
这首诗是叶适对胜师的赞美之作。首联以黄岩人对胜师的称赞,侧面写出胜师在作诗方面颇有名气。颔联对胜师的诗作特点进行描写,“语生兼老笔”说明他诗句灵动且笔法老到,“体重带幽姿”则展现出诗作在风格上有沉稳与清幽婉约兼具的美妙境界。颈联运用奇特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遣腊冰千箸,勾春柳一丝”以“冰千箸”形象描绘出寒冬腊月的萧瑟之景,又用“柳一丝”轻巧地勾勒出春天即将到来的灵动气息,一冷一暖,一冬一春,借景巧妙表现出胜师作诗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与敏锐的观察力。尾联诗人在最后表示方山山顶虽高峻但原本没想去,却想去胜师居住的茅茨,通过这种对比突出胜师以及他的诗作对自己的吸引力,进一步表达了对胜师由衷的钦佩和赞赏之情 。整首诗构思巧妙,从侧面赞誉到正面描写再到情感表达,层层深入,让读者对胜师及其诗作有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感受。

叶适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太学正、博士,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宁宗朝累官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开禧北伐,因力主抗金,为韩侂胄所重。曾数次派兵袭击江北金军,又于江淮措置屯田,修筑堡坞,以为战守之计。及侂胄败诛,被夺职。奉祠十三年,杜门著述,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后世推为永嘉学派之巨擘。卒谥忠定。有《水心文集》等。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