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拼音

译文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织有文彩的素缎。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 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唯有胶和漆,黏合固结,再难分离。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和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注释

端:犹“匹”。古人以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匹”。 故人:古时习用于朋友,此指久别的“丈夫”。 尔:如此。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句:尽管相隔万里,丈夫的心仍然一如既往。 鸳鸯:匹鸟。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夫妇。 “文彩双鸳鸯”句:缔上织有双鸳鸯的图案。 合欢被:被上绣有合欢的图案。合欢被取“同欢”的意思。 著:往衣被中填装丝绵叫“著”。绵为“长丝”,“丝”谐音“思”,故云“著以长相思”。 缘:饰边、镶边。 “缘以结不解”句:被的四边缀以丝缕,使连而不解。缘与“姻缘”的“缘”音同,故云“缘以结不解”。 别离:分开。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句:我们的爱情犹如胶和漆粘在一起,任谁也无法将我们拆散。

此诗为《古诗十九首》的第十八首。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

赏析

此诗开篇一改《古诗十九首解》常从写景入手的惯例,而采用了突兀而起、直叙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为了造成一种绝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强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织着凄苦、哀伤、惊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在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一些平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 《客从远方来》所表现的,就是上述的喜悦和一片痴情。全诗的色彩很明朗;特别是“文彩双鸳鸯”以下,更是奇思、奇语,把诗情推向了如火似的锦的境界。当女主人公欢喜地念叨着“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时候,她恰恰正陷于与夫君“万里”相隔的“别离”之中。以此反观全诗,则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虚境罢了。根本不曾有远客之“来”,也不曾有彩“绮”之赠。倘若真能与夫君“合欢”,她就不必要在被中“著”以长相之思、缘以不解之结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遗”:给予,馈赠。
  • “端”: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二丈为一端。
  • “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
  • “尚尔”:还是这样。

翻译

有客人从远方而来,赠送给我一匹有花纹的精美丝织品。路途相距有万里之遥,可故人的心意还是这般深厚。上面绣着一双彩色的鸳鸯,把它裁剪成合欢被。填充上长长的相思,周边用解不开的结做装饰。就像把胶投入漆中一样,谁又能使我们分开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客人从远方带来礼物,展现了故人的深情厚谊。诗中对绮的描写细致入微,以及将其制成合欢被的举动,寓意着对爱情或友情的珍视。“以胶投漆中”更是形象地表达了二人关系的紧密难以割舍。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借物抒情,生动地展现了思念和情意的深厚绵长。

无名氏

汉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