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二首

· 陆游
朝先鸣鸡兴,夕殿栖鸦还。 符檄积几案,寝饭于其间。 榜笞督租赋,涉笔骍我颜。 忽忽过白日,胡能慰茕鳏。 叶脱横林疏,䰀鬌溪南山。 岂无一杯酒,吾事何时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鸡兴:听到鸡叫就起身。 (xīng):起来,起身。
  • 栖鸦:归巢的乌鸦。
  • 符檄:官府文书。 (fú)、(xí)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声讨、晓喻的公文。
  • 榜笞(bàng chī):鞭打。
  • (xīng):红色。这里“骍我颜”意思是使我的容颜变红,形容因感到愧疚等情绪脸色涨红。
  • 忽忽:形容时间匆匆流逝。
  • 茕鳏(qióng guān):孤独无依的人。这里诗人指代自己。
  • 䰀鬌(luǒ tuǒ):形容发髻蓬松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山峦起伏如女子蓬松的发髻。

翻译

早晨听到鸡叫就赶忙起身,傍晚伴着归巢的乌鸦才返还。各种官府文书堆满了桌案,我吃饭睡觉都在这文书中间。用鞭打督促租税缴纳,动一下笔处理这些事都让我愧疚得脸色发红。就这样匆匆度过每一天,可怎么才能安慰我这孤独的人啊。树叶飘落使得树林变得稀疏,溪边的南山就像女子蓬松的发髻。难道是没有一杯酒可喝吗,我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有清闲的时候啊。

赏析

《秋兴二首》这首诗第一部分描绘了诗人劳碌的日常工作状态。从早到晚,周旋于堆积如山的官府文书之间,还要鞭打督促百姓缴纳租赋,这让诗人内心深感不安与愧疚,表现出他对自己职责与百姓艰辛处境的矛盾心情。第二部分则侧重自然景象描绘与诗人心态的表达。树叶飘落、横林稀疏的秋景,伴着秀丽山峦,然而如此景色也不能让诗人放松,“岂无一杯酒,吾事何时闲”一句直抒胸臆,展现诗人被繁杂事务缠身,无暇享受生活的无奈与烦闷。整首诗既反映当时社会赋税繁重,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也刻画了诗人身处其职,尽心尽力却又身心俱疲的复杂心境,有很深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内涵。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