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

· 陆游
守书眼欲闇,投枕乃瞭然。 儿曹戒曳履,相语翁正眠。 岂知拥败褐,炯如寒鱼鳏。 少时笑老人,其事今好还。 萧萧双白鬓,忽忽七十年。 岂惟老态出,已觉衰病缠。 白昼尚便静,况此清夜阑。 妙处殆难名,睡与不睡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àn):昏暗,视力模糊。
  • 嘹然 (liáo rán):清晰明亮的样子。
  • 曳履 (yè lǚ):拖着鞋子走路,形容行动迟缓。
  • 败褐 (bài hè):破旧的衣服,这里指简朴的穿着。
  • 炯如 (jiǒng rú):明亮如同。
  • (guān):独居的男子,这里形容孤独。
  • 少时 (shào shí):年轻的时候。
  • 好还 (hào huán):常言“少年反侮老”,这里指年轻人嘲笑老年人的事。
  • 双白鬓 (shuāng bái bìn):两鬓斑白。
  • 忽忽 (hū hū):时间匆匆流逝的样子。
  • 清夜阑 (qīng yè lán):深夜将尽。
  • (dài):几乎,差不多。
  • 妙处 (miào chù):此处指睡眠中的微妙感受。

翻译

伏案读书,眼睛都快要昏花了,一放下枕头,眼前就变得明亮起来。孩子们提醒我别拖着鞋子走路,说祖父已经睡下了。谁能想到,我穿着破旧的衣服,却像寒冷池塘中孤独的鱼一样醒着。年轻时曾笑话老人,现在轮到我自己了。我的两鬓已斑白,转眼间过去了七十个年头。不只是外貌的老去,更觉得身体衰弱疾病缠身。白天还算安静,更何况是这深夜。这种状态的美好几乎难以言表,就在半睡半醒之间。

赏析

这首诗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从忙碌读书到沉睡的夜晚过程中的内心感受。陆游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轻狂和老年时的境遇,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生衰老的深深感慨。诗中既有对孩子们懂事的欣慰,也有对自己老年生活的自嘲和无奈。而"睡与不睡间"的微妙体验,揭示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领悟,暗示了即使在困倦中,也能够感受到人生的韵味和深沉。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深厚的内心世界。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