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
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
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
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
孙翁下笔开生面,岌嶪高冠摩屋栋。
徙木遗风虽峭刻,取材尚足当世用。
寥寥后世岂乏人,尺寸未施谗已众。
要官无责空赋禄,轩盖传呼真一閧。
奇勋伟绩旷世无,仁人志士临风恸。
我游故祠九顿首,夜遇神君了非梦。
披云激电从天来,赤手骑鲸不施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岷山(mín shān):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蹴(cù):踢,踏。 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地理名著,托名大禹,实际上成书于战国时期。 岌嶪(jí yè):高耸的样子。 轩盖:车盖。 空赋禄:白白地领取俸禄。 鞚(kòng):马笼头。
翻译
岷山是江水的源头,《禹贡》中有记载,江水冲击着山,山似乎都在摇动。哎呀,秦代的李冰是真正的豪杰,千年过去了,他的遗迹人们仍然传颂。他劈开江水灌溉数个州郡,到现在那里的庄稼还像云一样茂密地种植着。孙太古下笔别开生面,画出的英惠王像高耸的帽子似乎要碰到屋梁。商鞅徙木立信的遗风虽说严厉苛刻,但选取人才还是能够为当世所用。寥寥后世难道缺少人才吗?只是稍有作为就会有众多的谗言。那些要员没有责任,只是白白地领俸禄,车盖往来,呼喊喧闹,只是一场空。奇功伟绩世上难有,仁人志士面对此景只能临风悲恸。我游览这旧祠,多次叩头,夜晚遇到神君并非是梦。(神君)像拨开云雾、带着闪电从天上而来,赤手空拳骑着鲸鱼,不用缰绳。
赏析
这首诗以岷山导江的典故开篇,赞扬了秦守李冰的功绩,他治水灌溉数州,造福百姓。接着提到孙太古所画的英惠王像,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印象。诗中还对商鞅徙木立信的做法表示了一定的认可,认为其虽严厉但能为当世所用。同时,诗人对当时社会上一些官员的无能和腐败进行了批判,他们空领俸禄,无所作为,而真正的奇勋伟绩却难以出现,这让仁人志士深感悲痛。最后,诗人讲述自己游祠的经历,富有神秘色彩。整首诗层次分明,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有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