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山
枯楠千岁遭风雷,披枝折干吁可哀。
轮囷无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来。
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
珠宫贝阙留不得,忽出洲渚知谁推。
书窗正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
是间著汝颇宜称,摩挲朝暮真千回。
天公解事雨十日,洗尽泥滓滋莓苔。
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枯楠:指千年老楠树,楠木质地坚硬,常用于建筑。
- 轮囷:形容树木弯曲盘旋的样子。
- 赦:宽恕,这里指自然界的宽容。
- 嵌空宛转:形容山石或树木空隙曲折的样子。
- 峭瘦拔起:形容山势陡峭,树干挺拔。
- 崔嵬:高大险峻。
- 珠宫贝阙:比喻华美的宫殿,这里借指楠木。
-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 摩挲:用手抚摸。
- 莓苔:地衣的一种,常见于湿润的石头或地面。
- 一丘一壑:原意指山水景致,引申为隐居生活。
翻译
千年老楠遭受了风雷的摧残,枝干断裂,令人惋惜不已。虽然它弯曲无法再用,但上天却给予宽容,随着秋水退去,它漂浮在江面上。那树干如同空隙曲折的耳朵和鼻子,又或是陡峭挺拔的山峰,显得异常高大。原本的华美宫殿般的大树,如今却不知何人推动,出现在了小岛上。我的书房正对着云雾缭绕的山洞,旁边新栽的菊花和竹子增添了几分幽静。这地方放着你,真是相得益彰,每天早晚我都忍不住抚摸欣赏。连续十天的雨水,仿佛天公懂得我的心意,洗净了泥土,滋养了青苔。我满足于这样的山水生活,不再羡慕那些明堂之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楠树,通过对其遭遇、形态的细致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慨。诗人将楠木比作“珠宫贝阙”,既赞美其昔日的华美,又感叹其命运多舛。同时,诗人以自己的书房和山水环境为背景,流露出淡泊名利、乐于隐居的人生态度。通过“摩挲朝暮真千回”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楠木的喜爱之情以及与之相伴的宁静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