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 陆游
桑落可酿酒,草枯可呼鹰。 平生当此时,意气十倍增。 即今境界别,千钱买短篷。 镜湖三百里,往来寒日中。 小甑炊雕胡,玉食无此美。 卧闻水鸟声,世念去如洗。 知此恨太晚,享此恐不足。 南山忽已昏,更就渔村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落:桑落酒,古代美酒名,这里指代酿酒的季节适宜。
  • 呼鹰:唤鹰出猎,这是一种传统的狩猎活动。
  • 短篷:小船,船篷较短之意,亦代指小船整体。
  • 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以景色秀丽著称。
  • 小甑(zèng):做饭用的炊具,类似蒸笼。
  • 雕胡:菰米,可做饭,是古代六谷之一。
  • 世念:尘世间的杂念、想法 。

翻译

桑叶飘落的时节正适合酿酒,荒草枯萎的日子可以呼唤猎鹰出猎。以前每逢这样的时节,我的意气都会倍增,豪情满怀。 如今的心境和以往大不相同了,我花点小钱租了一艘小船。在这三百里广阔的镜湖之上,于寒冬的暖阳下随意往来。 用小甑蒸煮着菰米饭,这美食即便帝王的珍馐也比不上。静静地卧在船上,听着水鸟的啼鸣声,尘世间的种种杂念都被涤荡干净了。 真遗憾明白享受这种美好太过太晚,又担忧不能尽情享用这安逸时光。不知不觉南山已笼罩在暮色之中,那就干脆前往渔村借宿一晚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十月三日于镜湖泛舟的经历与心境。前四句通过对往昔秋日意气风发的回忆,如桑落酿酒、草枯呼鹰,体现诗人曾经的豪迈与壮志豪情。对比之下,“即今境界别”一转,引出当下以千钱租短篷,在镜湖寒日中往来的悠然时光。

“小甑炊雕胡,玉食无此美”,质朴的饮食却让诗人觉得无比美妙,突出的是一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情趣。“卧闻水鸟声,世念去如洗”则细腻地表现出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下,诗人内心的世欲杂念被一扫而空,达到了超脱豁达的境界。

“知此恨太晚,享此恐不足”,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最后“南山忽已昏,更就渔村宿”,以景语作结,在一种自然而又随性的氛围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为世事所累,沉醉于自然山水间,享受当下生活的陆游形象。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

陆游的其他作品